在欧洲人来到这里之前,三角洲由印地安人中的海岸萨利希所有。1791年,欧洲人的西班牙探险家——弗朗西斯科·德·伊丽莎中尉(Francisco de Eliza )将这里误认为一个岛屿,并将其命名为“ Isla de Cepeda”。
菲沙河谷于1858年发生淘金潮,吸引大批淘金人士抵达不列颠哥伦比亚,当中包括来自英格兰康沃尔的拉德纳(Ladner)兄弟。他们在前往菲沙河谷途中发现菲沙河三角洲一带的土地极为肥沃,于是在1868年淘金潮结束后重返此地,并开始在此务农,其农地所在一带被他们以自己的姓氏命名为“拉德纳”。与此同时,二埠(即新威敏)于1859年设市后,詹姆斯·肯尼迪(James Kennedy)于与二埠隔河相望的北三角洲一带,利用抢占权获得了135英亩的土地并进行开垦,在1860年2月成为安妮维尔(Annieville)。1879年,这些地方进行了合并,名为“三角洲公司”(”the Corporation of Delta”),而拉德纳村Ladner则成为其行政中心。
其后,三角洲一带除农业外亦开始发展渔业加工产业,菲沙河沿岸一带陆续设立鱼产品罐头厂。随着人口增长,该地区于1879年命名为“三角洲”并正式设立地方行政架构,行政中心设于拉德纳区。
由于地理因素,三角洲在早期一直是一个相对偏僻的社区。在乔治·马西隧道(George Massey Tunnel)于1959年开通后,拉德纳和温哥华通过列治文被连结起来。1960年,Tsawwassen和99号公路被从国王乔治(George Highway)在1962年重新规划到一个新的路线。三角洲从此结束了孤立的状态,在接下来的20年中三角洲出现了400%的大规模人口增长。亚历克斯·弗雷泽大桥(Alex Fraser Bridge)于1986年竣工,将北三角洲连接至新威斯敏斯特和温哥华,这同样帮助三角洲获得了更好的发展。
2017年9月22日,应三角洲理事会的要求,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将三角洲公司的名称更改为三角洲市。由此,三角洲正式立市,发展进入快车道。